[Flow],中文為心流,指的是當專心的執行一件事情時,全心全意的融入其中,不會受到時鐘時間的影響,要達成心流狀態有幾個特點:
- 集中於活動
- 專心一致
- 有清楚的目標
- 可以立即得到回饋
- 有掌控感(挑戰&技能間能夠平衡)
- 沒有壓迫感
- 覺察不到時間的流逝
一群人專心的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時,也會達到心流的狀態。
另外還有一個關於時間的論點,時間可以分成[空間時間]&[心理時間],空間時間指的是可量化的,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如此順序的,而心理時間也可以稱為[主觀時間],也就是我感知的時間,它是質化的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沒有順序,是可逆的,是我的意識時間,也就是[我的感覺]。
在這狀態下,時間沒有變長,而是因為[專注]的思考,或是一瞬間多種想法產生,而有了時間"變長"的感受,人們在集中時,大腦在短時間內會收到多項的任務,由於大腦要處理的訊息量增加,所以人的主觀意識下會產生時間變慢的感覺,不過,心理時間關於感覺時間變慢還有另一個論點,就是當人們覺得不耐煩、期待等等的時候,也會有這樣產生這樣的感覺。
[北京的蝴蝶,東京的蜜蜂]序章中提到的時間概念雖然比較近似於[空間時間]&[心理時間],但在文中提到了解決問題、產品開發時,也有使用到心流的概念,在產出以及效率的需求上,固定成熟的生產模式可以使用[空間時間]來計算,而若是在產品的開發以及解決問題狀態下,則要運用[心理時間],讓工作者們可以因為不用受到空間時間的壓迫,而更能專心的共同完成要解決的問題,或欲達成的目標,書中提到了兩個例子,分別是[豐田]與[內田洋行],這兩個例子使用[兩種時間]的方式完全不一樣。
豐田是將工作劃分成兩種狀態,兩種狀態下使用的時間不同,線上生產時用[時鐘時間(空間時間)]管理,而在問題發生時則切換至[適當時間(心理時間)],等到了解問題發生的真正緣由之後再切換回時鐘時間繼續工作。
內田洋行則是將公司直接劃分為兩個體系,一個是運用時鐘時間的業務營銷體系,另一個是運用適當時間的產品開發體系,會如此劃分的原因是內田洋行曾經有非常明顯的公司內階級制度,而當時的社長為了想改善公司內風氣,就直接將新的開發部門訂定為獨立的部門,社長只有下達一個最終的工作目標,而如何執行、規劃、資源等等細像一率交由組元自行處理,是個完全使用適當時間的體系,就如同一開始提到的欲達到心流狀態要素中,集中於活動、專心一致、有清楚的目標、可以立即得到回饋、有掌控感(挑戰&技能間能夠平衡)、沒有壓迫感、一群人專心的共同完成一件事情,這算是符合了非常多的條件要素的一個例子。
備註TPS的時間模式:
(TPS=TOYOTA Production System)把時間分成了兩種模式,一種是一般認定的時間概念的[時鐘時間](clock time)以及當問題發生時使用的[適當時間](timely time)。
時鐘時間:
|
適當時間:
|
留言
張貼留言